中秋夜游 | 探索世界,探索生物背后的奧秘!
海淀外國語海南校區正式落成中國第一家“好奇心博物館”,以珊瑚保育為主要課題的海洋研究中心也將九月份正式啟用,成為繼“雙優”之后又一項優勢,高中的孩子們借著中秋團圓之夜,乘著皎潔的月光,帶著喜悅和期待的心情開啟了探索世界的大門,去探索精彩生物背后的奧秘。
奇妙的大自然,她不時展現又不時隱藏自己的美,發現她的美,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本次活動作為本校高中學子生涯規劃系列活動之一,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探索、發現、追尋心中的熱愛,青春易逝,人生短暫,人不能停留在等待與迷茫中。特別是當代青少年們,每個人心中要有自己的夢,繼而為夢而戰,規劃未來,有目標有計劃的實現心中的夢想!
——夜游海外好奇心博物館&海洋科學館
通過山、海、人三個主題,講述海南的前世今生。
進入第一個展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纏繞的藤蘿,潺潺的流水,繁茂的花草,多姿多彩的熱帶雨林場景,各種樹木和地貌都是一定比例縮小的,瑞秋老師向孩子們發問:熱帶雨林的土壤是貧瘠的還是富饒的?
熱帶雨林土壤和巖石的風化作用強烈,一些礦物質因淋溶和侵蝕作用流失,另外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有機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饑餓的樹根和真菌吸收,所以這里的土壤其實并不肥沃。老師的解釋刷新了孩子們固有的認知。海洋給予人類寶貴的財富,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里有著姿態萬千的神奇物種,也似乎總是包含著無窮的秘密,帶著這樣求知的眼神,我們走進第二個展館。
孩子們感嘆生物的多樣,感嘆物種的神奇,也通過生物的進化感受到物競天擇?;?,藻類,水母的印記,到脊椎動物的出現,每一面墻都有著訴說不完的故事。
墻面上的拖鞋,救生衣,漂浮板是瑞秋老師和團隊利用一周的時間收集的海洋垃圾,老師們用自身行動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們說明保護海洋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以“人”為主題的展館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是怎樣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千百年的哲理:人類的智慧是從自然中實踐而來,孩子們收獲了知識,收獲了智慧,收獲了體驗,也充分的認識到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對自然的認識還等待著我們去挖掘。
走進珊瑚海洋館完全就進入海洋的世界:新奇,鮮艷,多樣,孩子們忍不住好奇和激動。
缸中的水和鹽的比例都是經過嚴格配比,每株珊瑚用到的白沙都是精心挑選、老師們給海洋的生物營造了更利于它們成長的藍光環境,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認養一株珊瑚精心培育,最終把它們送回大海。
這次夜游不僅僅是一次豐富的校園體驗,對孩子們的學習也有更大的幫助,有關生物物種的探索,地形地貌以及海洋的研究,給孩子們提供了課題研究的平臺和方向。
撰稿:倪靜
圖片:徐盈
編輯:王定海
審編:韓小涵